有些人比較容易有流鼻血的現象,有時汲汲地從鼻孔流出血來,挺嚇人的。因為鼻腔黏膜有豐富而且細的血管,所以很敏感脆弱,當血壓增加、天氣乾燥、用力擤鼻子、情緒激動時鼻腔血管就可能破裂出血。一般流鼻血時,大多數人不會急著到醫院,多半自行處理,想辦法止血。一般的止血的參考步驟如下:
1. 讓患者坐直,頭部前傾,改用嘴巴呼吸
2. 鼻孔塞入乾淨的棉球或紗布
3. 壓住兩邊鼻翼,使鼻孔緊閉幾分鐘,用嘴巴呼吸,等血止
也有人用冰冷毛巾,敷在額頭或者後背處,讓血管收縮,也可以加速止血。止血後,鼻腔內的破損血管,需要幾天才能完全癒合,所以在這段時間,不要挖鼻子或將結痂剔除,造成反覆出血,對健康不好。
流鼻血時儘量避勉仰頭,因為仰頭會讓鼻血流到鼻腔後方,順著口腔流進氣管、肺部。輕者可能引起咳嗽,嚴重會造成氣管炎、肺炎、導致氣管堵塞、呼吸困難,少數案例可能危及生命,要小心注意。
如果經常流鼻血、出血量很大,還是建議去就醫,進一步確定原因。流鼻血的原因很多,如擤鼻涕過度用力、鼻黏膜過於乾燥、外力撞擊、摳鼻孔、揉鼻子戳破血管、異物造成流血、過敏性鼻炎等,也有比較嚴重的原因,如鼻腔內血管增生過多、血管瘤、高血壓、鼻竇炎、傳染病、血液病、心血管疾病等,所以要小心注意。如果是流鼻血,自己壓迫止血可自行止血,就比較沒關係;若常常很難止血,則建議及早就醫檢查、處理。
在中醫流鼻血稱為鼻衄,也分為實證、虛證不同的方式處理,可尋求中醫師診治。有一種特別的流鼻血狀況是某些女生每逢月經前後或正值經期,出現有規律的流鼻血、牙血或吐血等,中醫稱為經行吐衄。這種症狀的處理,就要請中醫師幫忙,以調整經血為主。
如果沒有嚴重的病症,而只是比較容易流鼻血或有一陣子常流鼻血,也可以用磁鐵貼穴位來保養。可以用鼻翼兩邊的迎香穴,加上手臂上的孔最穴、食指上的二間穴。迎香穴屬大腸經,而臟腑理論中大腸與肺相為表裡,所以迎香穴,常用於鼻子相關的等病症。孔最穴為手太陰肺經郄穴,常用於緩解咳嗽、氣喘、咽痛、支氣管炎、鼻出血、便血、肘臂痛等。而二間穴在食指背側邊,為大腸經的滎穴,有清熱消腫的功效,也常用於流鼻血保養。